读《观念的水位》--重定义自身各项水位

想想自己大学里读过的关于社科类的书籍或者资料,有很多大体内容已经记得不清楚了,不过这本刘瑜的《观念的水位》是我自己认为写得很出色的一本,引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个词:高大上。本想用“高冷”来形容这本书,后来想想用这个词确实不是那么恰当了,在我的观念里,能够被称为高冷的此类别的书籍内容大体上如同《一九八四》之流了。

刘瑜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很多想法,书中很多的她自己个人对社会现象、对日常生活、对电影、对看书都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想作为一个饱满诗书、满腹经纶的清华的教授能够撇开象牙塔中的让若干大众摸不清头脑的学术思维,而能通过自己的独特写作方式为我们这种傻兮兮的读者提供一本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社科类书籍,我觉得确实是难得了。

我觉得我自己并不是那种特别钟爱此类书籍的人物,或许某些时候有种厌恶的感觉。现在想想,也许真有“事不关心高高挂起”的“陶渊明式”的淡然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作为所谓“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对于社会、国家、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如果总是不能够有自己的见解,想想也算是枉在人世一场了。

书中有很多我特别喜爱的元素,特此记录一下,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读书

在思考自己要阅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

才能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我记得我在写关于读《痛并快乐着》谈到了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而现在我觉得我有必要再加上一条。如果以十分来算的话,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打上十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其他人不应该因为别人说什么而使自己的意志得到转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某些时候阅读只是带着一种严重功利心的态度,或者是希望阅读某类书籍能够掌握一种赚钱的方式,或者是想去考某一类证书,又或者是想看某类书籍从而在餐桌上有那么一点谈资用来装叉。从很久之前我就十分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想想这原本又是一个悖论,我们某些时候阅读某类书籍,反过来说可能正是希望这类书籍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从而在工作、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刘瑜说的很对,我们到底关心什么问题,而我理解的她所说的这个问题,也许就是兴趣,所谓意识导向,也许就是兴趣导向。

##观念此处-别处

“笨可能确实是一种人品。甚至还有不少人被烫了也未明白火的危险,这种人据说叫做“斯德哥尔摩

综合征患者”-------碰到这样的人,笨就连人品都不是了,它就是一种意志。”
   
“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比生命的消亡更可悲的话,那就是这种消亡得无意义。不被提起,不被纪念,不

被反思,鲜活的生命无声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好像指纹被狡猾的罪犯巧妙抹去。”

“都到了21世纪了,就没必要关灯吧。” 纵观这本书,其实我最喜欢是作者的风趣与幽默,把很多很严肃的话题偶读能够通过自己的堪称“优雅”的方式以一种大众能够接受,并且能够会心一笑的方式给陈述出来,我觉得在这个能力上还是要值得赞扬的。其次,我记得书中还有一句话:`那些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悲剧`。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有很明白地想通这句话,我也不知道这句话的主语是否正确,但是,以一种自己的观念来说,历史是一个好东西,你总能够从历史中发现很多你可能也存在的心理缺陷。以前老听说一个词叫“飞蛾扑火”,也听说飞蛾生命短暂,我也没明白我为什么要将这个生物与这本书串联,可能我想的是,在生命不短不长的历程中,我们也就是那飞蛾,一不小心,你也就“扑火”了,一不小心,你也就“像指纹被罪犯巧妙抹去了”。难道不是吗?

##电影

刘瑜专门用一个栏目写自己对于所看电影的一些感想,但是,人终有自己的意识导向,对于她的那些电影,我并不是那么太感兴趣,也许,以后也不会花时间去看,因为我并不是那么关心此类问题,我觉得看书和看电影都是相同的,总会有自己的观看体系,也总会根据自己的意识来决定自己想要去看的内容。假如我只是附庸风雅,特地去豆瓣上看个几十篇影评,然后也堂而皇之地说这些电影怎样怎样,我觉得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也特别感谢二狗子给我提供了这本书。

借用刘瑜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自己的阅读感受,大体意思是这样:

那个被称作灵魂的东西,是否只是一个化学方程式而已。

(完)



Previous     Next
mjgao /